实用的春节日记合集7篇
一天将要结束了,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,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日记7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春节日记 篇1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快来临了,街上人山人海、人流如潮,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有的在贴春联,有的在挂大红灯笼,有的在家里进行大扫除,还有的正忙着购买拜年的礼品……
今天是年三十,我早早起床了,把自已的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的,把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的。这时我发现我房间的门上光秃秃的,似乎少了点什么。我灵机一动马上去找来了“福”字,把它贴在了门中间, 当我贴好后,发现“福”字被我贴倒了,我连忙把这事告诉了妈妈,妈妈说:“没有贴错啊,福到、福到就是福倒的谐音啊!”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。
晚上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,我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,口水就快流出来了。奶奶还没说开吃,我已经狼吞虎咽的开始吃起来了。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。
吃好晚饭,我和爸爸来到了院子里,这时只见空中已经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的格外绚丽。鞭炮声此起彼伏,你看,那儿的烟花像一颗颗从天而降的流星,你看,那里的烟花似乎就像朵艳红艳红的玫瑰 花,你瞧,那儿的烟花仿佛像夜空中一只只飞来飞去照明的萤火虫……我忍不住和爸爸一起玩放鞭炮。
过春节是多么的快乐啊,我真希望每天都能过春节。
春节日记 篇2……此处隐藏2627个字……的到来。
春节日记 篇7一进入腊月,走在各个小区,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挂满鳗鲞、腊肉和香肠,商家也挂起灯笼、贴好春联,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氛围。“新年到,龙灯锣鼓敲打敲”,“新年龙灯游万家”这是流传在奉化的两句俗语,新年盘龙灯,从明代至今,是奉化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。
“新年见着龙,八十老翁耳不聋。年年见龙灯,九十婆婆还能穿针孔……”古老的民谣,说明在奉化舞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,还包含着对龙的图腾和对新年的祈福。但现在,我们奉化的大街小巷上,却很少有盘龙灯的。
过年,从“腊八”拉开序幕,为过年做一些准备,很多人家要磨粉、做年糕,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、腊肉等传统食品。奶奶也不例外,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。爸爸妈妈放假,还会给我带一些“年货”。爸爸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,吃都吃不完,怕坏掉,只好也送出去,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,那家送来给这家。
从“年三十”开始,忙碌的“年事”告一段落,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,喜悦的氛围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。“正月初一”是春节。人们欢欢喜喜地早起,穿新衣、穿新鞋,以示“辞旧迎新”。
奶奶告诉我:开门炮一般放3个,要“带四放三”,留一个作“备炮”,宁波老话的“备炮”便出于此。炮仗放得越高越响,示意新年越吉利。早餐时,全家人都要吃汤团,寓意“团团圆圆”。而且客厅的桌上总是摆满麻饼、芝麻糖、瓜子、花生、红枣、桂圆、水果等等食品,让我一饱口福。
“正月初二”开始,人们便走亲访友,我们都开开心心地收红包,而爸爸妈妈却送礼、发红包。最开心的是,可以去乡下走走。大约到初六、初七、初八,爸爸妈妈就要上班。而我们学生则是过完“正月十五”才报名上学,春节也就此画上一个句号。